2012年北京市18歲及以上戶籍居民健康期望壽命(剩餘年)
  中新網6月16日電 “2012年北京市戶籍居民18歲組健康期望壽命為40.17剩餘年,其中男性為43.40剩餘年,女性為38.06剩餘年,男性高於女性。”1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鄧瑛,首次向社會公佈北京市居民健康期望壽命研究結果。
  健康期望壽命是指在考慮了疾病和/或殘疾等因素造成的非健康狀態影響後,測算出一個人在完全健康狀態下生存的平均期望年數。“相對於我們比較常用和熟悉的期望壽命,健康期望壽命能夠在關註生命數量的同時,更加關註生命的質量。” 鄧瑛表示,為了更加全面和準確地掌握北京市居民的健康水平現況,更好地促進北京市民身體健康,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自2009年就開始在全市範圍內進行北京居民健康期望壽命的研究和測算工作,並於2012年開展了成人自報健康調查,測算出了北京市戶籍成人居民健康期望壽命。
  研究結果顯示,以男性組的測算結果為例,18歲組男性期望壽命為62.22年剩餘年,健康期望壽命為43.40剩餘年,那麼在這62.22年的剩餘生命里,這一人群相當於有43.40年是完全健康的,在疾病或殘疾狀態下度過的時間相當於18.82年。
  結合北京市人群期望壽命指標可以發現,北京市18歲組女性平均期望壽命為66.50剩餘年,高於同年齡組男性,但是健康期望壽命低於同齡男性,提示本市成年女性在患病或非健康狀態下生存的年數所占比例高於同年齡組男性(傷殘對女性影響高於男性),女性更應關註自身健康狀況及生命質量的提高。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世界衛生報告》中推薦將健康期望壽命作為評價人群健康的綜合測量指標。
  據介紹,本次測算研究方案經過了國內此領域專家們的充分論證,採用國際上通用的自報健康調查方法,以WHO世界健康調查中使用的量表為模板,結合中國人和北京市居民的特點,選取了運動能力、疼痛、自理能力、認知、睡眠與精力、情感、人際關係和視力等八個維度的,能夠反映市民健康情況的相關自我評價和健康情景評價指標而制定調查表,對北京市6040位18歲及以上成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獲得人群的健康狀態資料。通過結合2012年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記信息,計算得出了2012年北京市成人健康期望壽命。
  通過對健康期望壽命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顯示,鄧瑛表示,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健康狀況不良發生概率較低,會延長健康期望壽命。與此相反,常見慢性疾病病患病是縮短健康期望壽命的主要因素,其中惡性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與健康不良發生的概率有直接關係,其中惡性腫瘤對健康危害最大,關節炎次之,隨後是慢性胃炎、腦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
  “北京市成年居民健康期望壽命的結果提示我們,雖然北京市居民的期望壽命已經達到了國際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居民生命質量並不是非常理想,在我們一生中各種因素都造成了有10-20年左右處於非健康狀態。”鄧瑛表示,醫學技術可以延長我們的生命時間,但是不能保證生命質量,要提升生命質量,還是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堅持體育鍛煉來保持健康狀態,選擇健康生活方式來預防慢性疾病的威脅。
  健康期望壽命不僅考慮了死亡信息的期望壽命不同,期望壽命直接受死亡情況的影響,在一定時期死亡率保持相對穩定,期望壽命也會保持相對穩定。此外期望壽命並沒有考慮到疾病或疾病致殘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即它無法反映除了死亡以外的人群生存質量方面的影響。北京市戶籍居民死亡率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在5-6‰。戶籍居民期望壽命自2005年已達到80歲,到2013年達81.51歲,目前北京市期望壽命的增長正處於平臺期,這一趨勢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北京市居民自報健康調查量表是參照WHO世界健康調查(The World Health Survey)量表,結合中國人和北京市居民的特點,選取能夠反映市民健康情況的相關自我評價和健康情景相關維度評價指標而制定。自我評價指標是居民對自身總體健康狀況的評分;健康情景相關維度評價包括運動能力、疼痛、自理能力、認知、睡眠與精力、情感、人際關係和視力等八個維度。其中,運動能力指在日常活動方面的難易程度;疼痛指身體疼痛方面的程度;自理能力指日常生活自理方面難易程度;認知指集中精力和記憶力方面的難易程度;睡眠與精力指睡眠方面是否有問題;情感指在悲傷、情緒低沉、抑鬱方面問題的嚴重程度;人際關係指人際關係和參與社會活動方面的情況;視力指生活中閱讀或辨識人的難易程度。
  在健康評價的八個維度中,運動能力被認為是影響健康自我評價的最主要因素,其次為疼痛和自理能力。(中新網健康頻道)  (原標題:北京居民健康期望壽命:18歲組平均40.17剩餘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k94xkqgj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